强化智能汽车系统集成基因网秦助主机厂掌控关键技术
本月初,我国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飞上云端,这也是国内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商用干线飞机的空中首秀。
C919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聚集了国内外相关资源,系统集成无疑是研制过程中的“技术活”和“关键活”。
中国商飞总经理助理、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郭博智表示,飞机绝不是把零件买来装上就行,要从顶层开始将需求层层分解,让供应商按照要求来做。拿到零部件,还要进行匹配设计、大规模集成,再完成组装。
其实,不仅是飞机制造领域,在智能汽车制造、IT建设等行业,系统集成也是先进技术走向商业化、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为各行业系统集成商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智能汽车集成化趋势明朗
汽车仪表是车内的关键显示设备,所谓“抬头看前方,俯首仪表盘”,汽车仪表综合展现了很多汽车状态信息,是司机驾驶过程中的重要凭仗。随着智能化应用功能的丰富和TFT屏尺寸的增加,除了车速、转速、档位等传统显示的信息,包括整体运行状态、娱乐等在内的更多信息也将集成到这一方寸之地。除了仪表盘,在电驱系统、安全控制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其它汽车部件上,集成化也是指引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
回顾汽车智能化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到,最初,汽车上使用的只是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例如固态收音机、电子点火等,实现了初期的电子控制。之后,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等被用于汽车专用的电子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空调控制系统等,实现了各关键零部件的精确控制和智能控制。到了网络集成控制应用阶段,智能功率器件、智能传感器、大容量存储器等得到应用,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多CPU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将全车的各部分通过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进行集成控制、综合控制。
汽车智能化路径的演进,与各行业IT建设的发展有些类似,即从“烟囱式”相互独立的信息系统到充分互联互通的分布式系统再到行业云解决方案,催生了很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企业级客户在招标时通常也是将项目交给系统集成商,由后者整合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等厂商的产品与服务开展项目建设,形成了由SI(系统集成商)、ISV(独立软件供应商)、SP(业务提供商)等构成的完整的产业生态。随着智能汽车集成化的深入推进,汽车行业内同样需要类似的专业服务提供商,为汽车厂商提供一揽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网秦强化智能汽车系统集成基因